길리

[書評]討厭人類

  • 撰写语言: 韓国語
  • 基准国家: 所有国家country-flag
  • 其他

撰写: 2024-04-15

撰写: 2024-04-15 06:44

[書評]討厭人類


書名實在太強烈,讓人不禁注意到這本書。討厭人!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負面的句子,但其深層含義似乎並不全然負面。透過書腰,得知作者是名律師,於是,我對句子的含義有了一絲預感,似乎能聽見他討厭人的理由。
這本書在很多方面都出乎意料。
首先,作者在序言中如此宣稱時,令我感到意外:「律師是寫作之人。」對許多人來說,就像我一樣,律師的形象僅止於能言善道之人。但仔細想想,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努力翻閱法典,確認與案件相關的法律,並在審判前整理法律文件並提交,因此,將其描述為一種作家兼翻譯者,也就不難理解了。
瀏覽目錄時,發現了一些我從未想過會出現的詞彙,也感到意外。因為過去王家衛電影的熟悉標題——阿飛正傳、墮落天使、重慶森林、花樣年華,被分為四個部分。為了了解這樣劃分的理由,我迫不及待地想閱讀正文。
但是,律師們經歷的故事究竟是多麼複雜和悲傷呢?

 
在進入正文之前,映入眼簾的是根據律師法為保護資訊而對所有故事進行改編的說明文字。但即使是改編,其描寫也細緻入微,情感也十分真摯。
「客戶無條件要求站在自己這邊,並表示理解。而律師則必須保持距離,客觀審視,冷靜應對。這是職業道德的要求,兩者之間的衝突,比想像中還要激烈。有時甚至會嚴重到威脅到雙方關係。偶爾會看到律師在法庭上彷彿當事人般的情緒投入,甚至爆發。簡直像在看一齣戲。當然,也有訴訟本身就是為了在眾人面前發洩情緒,與勝敗無關的表演型訴訟。但這種訴訟只是花錢花時間,換取一瞬間的痛快而已。我不建議這麼做。即使客戶感到遺憾,也要盡可能避免誹謗對方。情感訴求是最後才考慮的。這是為了避免留下不好的印象。當然,這樣做就少了痛快淋漓的感受。但拿到判決書時,能夠露出笑容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不是嗎?這才是真正的律師工作。」——摘自正文

 
所幸,我至今還沒有需要尋求律師的協助,但如果哪天真的需要委託律師,我想我也會希望找到這樣一位律師。因為我一直認為,情感訴求,尤其是對於韓國人來說,很容易陷入陷阱。在法庭上流露情感或尋求共鳴的行為,必然會降低勝訴的機率。情感往往與解決問題無關,只是一種發洩,這樣一來,就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
「掮客不吃漢堡」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章節。司法界的掮客,我從未聽說過,但他們確實存在,這令我感到驚奇。了解了他們存在的原因和運作方式後,我再次感受到世界之廣闊,人心的多樣,以及世事難料。律師和掮客的關係,是否有點像鱷魚和牙齒鳥?只是,這種共生關係如果被濫用,反而會對使用者造成傷害,這一點必須銘記在心。
孫秀浩作家,不,是律師說道:「隨時都可能遭到刀刺。」「活在這個世界,很難保持神智清醒。」儘管如此,他仍然努力不放棄一絲希望。正因如此,他才會在這個領域持續奮戰。透過這本書,他的心情是否有所舒緩?希望如此。因為這個充滿不理性之人的世界,訴訟和控告永遠不會停止,因此,優秀的律師是必不可少的。
 
 
 
※ 本篇書評係閱讀Naver Cafe Culturebloom https://cafe.naver.com/culturebloom/1377302 提供之書籍後,撰寫之誠實感想。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