길리

[書評] 身體 畢希爾·布萊森

  • 撰写语言: 韓国語
  • 基准国家: 所有国家country-flag
  • 其他

撰写: 2024-04-16

撰写: 2024-04-16 17:09

[書評] 身體 畢希爾·布萊森


一直以來以各種旅遊紀實聞名的比爾·布萊森,他的其他著作也讓人好奇,不過,之所以先選擇閱讀《身體》(The Body),主要還是因為讀書會成員們開始關注健康。

具有挑釁意味的是,第一章的標題竟是「製造人類的方法」。布萊森說,他中學時期的某位老師(可能是理化老師)曾表示,要購買製造人類所需的化學物質,只要花個5美元左右去五金行就可以買到。台灣有多少科學老師會用這種方式來解釋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迫不及待地讀了下去。布萊森最大的優點就在於他的文字讀起來非常流暢。人體的功能如此複雜,在學術上會被劃分為解剖學和生理學等領域,他卻能如此巧妙地解說…或許,寫作的重點不在於寫什麼,而在於由誰來寫。我甚至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多虧了這本書,我得以以親切的方式看待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人體」。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最感興趣的部分是消化器官、神經與疼痛以及免疫系統。我想藉此機會深入了解自己認為比較脆弱的部位。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單純了解特定的部位是不夠的。因為所有看似互不相干的部位,實際上都在為了維持身體運作,也就是生存而共同努力。

當然,我們的身體仍然處於演化的過程中,因此存在許多不完美之處,布萊森也一再提醒我們這一點。他也不忘提醒我們,我們的的身體每時每刻都在努力盡其所能發揮功能。我們暴露在無數疾病的威脅之下,卻依然能夠保持健康,這簡直不可思議,因為身體為我們做了這麼多事。 札布隆斯基寫道:「失去大部分的體毛,並藉由汗腺散發多餘的熱量,這項能力有助於大腦——這個對溫度最敏感的器官——大幅成長。」也就是說,汗水對我們變得聰明有很大的貢獻。(原文節錄) 甚至連流汗這件事,都對人類的演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點讓我感到非常驚訝。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感覺像是重新認識了自己的身體。我開始想要接觸更多探討人體和疾病的書籍。當然,我希望這些書也能像布萊森的書一樣,用淺顯易懂又有趣的方式來解釋,不過這也讓我感到有些擔心。

评论0